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 课程 | 需求 | 学校 | 讲师 | 招生 | 报考 | 资讯 | 人才 | 知道 | 图库 | 视频 | 下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类型:财经 隶属于:教育部 211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2个 博士点:32个 硕士点:65个

网站公告
权威发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章程,2011招生简章和2011招生章程。还为您提供本科招生电话,研究生招生电话。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以下简称招生)工作管理,规范招生工作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招生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
新闻中心
课程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联系电话:请登录后查看【登录
本校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生信息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章程
招生信息分类
  
专业介绍 院系设置 招生简章 招生章程
招生计划 自主招生 招生快讯 特长生招生
艺术类招生 保送生招生
招生信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章程
更新时间:2010-04-12 04:53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以下简称招生)工作管理,规范招生工作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招生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全称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英文名为"Zhngnan Univrsity Of Enmis & L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理学、工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由原隶属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现有两个校区,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9100余人,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47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5000余人。学校设有人文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法学院、公安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信息学院等十二个学院。现有正式教职工2445人,其中教师1329人,教师中教授189人,副教授461人,博士生导师87人,拥有一批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资深学者。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部、省级重点学科19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点64个、博士点3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法律专业硕士(JM)、会计专业硕士(MPA)、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 

  第三条 招生工作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方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同时欢迎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参与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
  第五条 学校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由校长任组长,相关校领导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招生工作。
  第六条 学工部(处)负责处理普通本科和法学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的日常事务,具体承担政策落实、对外联络、内部协调、日常管理和情况汇报等事宜。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七条 学校2006年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500人,招生涵盖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理学、工学7个一级学科的34个专业。招生来源计划可在我校本科招生网上上查阅,网址:znufdun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八条 根据教育部教学司[2003]16号文件规定,治安学、侦查学和边防管理3个专业在提前批录取(以下简称"提前录取专业");其他专业(以下简称"非提前录取专业")均为第一批。
  第九条 学校对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按教育部有关文件执行,其中报考提前录取专业的考生还必须符合教育部教学司[2003]16号文件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
  第十条 学校对考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考核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体检标准》执行,其中报考提前录取专业的考生还必须符合教育部教学司[2003]16号文件第五条和第六条规定。
  第十一条 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为:
  (一)招生计划小于200人(含200人)的省(市、自治区)为计划数的120%;
  (二)招生计划200-500人的省(市、自治区)为计划数的110%;
  (三)招生计划大于500人(含500人)的省(市、自治区)为计划数的105%;
  (四)提前录取专业一律为计划数的120%。
  第十二条 学校对非提前录取专业男女生比例原则上不予限制,根据教育部教学司[2003]16号文件规定,提前录取专业的女生比例不超过计划数的15%。
  第十三条 学校对报考提前录取专业的考生不进行体能测试,不进行面试。考生报考条件按教育部教学司[2003]16号文件第三条至第六条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根据教育部教学司[2003]16号文件规定,提前录取专业实行按志愿先后、按高考成绩高低的办法录取。无院校志愿的考生(含服从调剂院校志愿),学校一律不予录取。
  第十五条 学校对考生的外语应试语种原则上不予限制,但英语和日语专业只招收应试语种为英语的考生。新生入学后,学校除开设少量的日语班、俄语班外,一般按照英语组织第一外语教学。
  第十六条 学校录取的考生必须填报本校志愿。在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如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规定,实行非第一志愿考生按分数级差视同第一志愿进行投档的办法,我校将以当地实际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的最低分为基数,按下列分数设立院校分数级差,在当地招生计划的2%内择优录取:
  (一)满分900分的生源地,级差为58分;
  (二)满分750分的生源地,级差为48分;
  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学校录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且不设立院校分数级差。
  第十七条 学校对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按照其高考成绩和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到各专业。对非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以当地实际录取的第一专业志愿考生的最低分为基数,按下列分数级差处理:
  (一)满分900分的生源地:第一与第二专业志愿的级差为4分;第二与第三及以后各专业志愿之间的级差为1分。
  (二)满分750分的生源地:第一与第二专业志愿的级差为3分;第二与第三及以后各专业志愿之间的级差为1分。
  对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第十八条 符合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优录条件的考生,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第十九条 学校认同并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加分或降分录取政策。  
  第二十条 报考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考生,必须参加学校单独组织的专业文化课考试。学校根据考生成绩,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第二十一条 自主招生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 特长生招生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特长生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三条 预科生、新疆班、西藏班考生的录取办法,按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
  第二十四条 经各地招生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学校将及时在网上公布录取结果。查询网址:
znufdunznulntn;bkzsznufdun
  第五章 新生入学
  第二十五条 新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持本人准考证和入学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并将有关情况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通报。
  第二十六条 新生入学报到时,必须按湖北省物价局核准的当年标准,按年度足额向学校交纳学杂费。
  第二十七条 学校在新生入学3个月内进行入学资格审查,审查不合格者,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六章 奖学、助学办法
  第二十八条 学校按在校学生总人数的25%,发放人民奖学金。其中:一等奖占1%,奖励金额2000元人;二等奖占10%,奖励金额1500元人;三等奖占14%,奖励金额500元人。人民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同时学校设有其它各类校外奖学金。
  第二十九条 学校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学费缓交或减免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七章 毕业和就业
  第三十条 学生在校期间,按照规定要求完成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颁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第三十一条 学校毕业生除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者外,就业去向主要为各级政府部门、政法机关、金融机构、中外知名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近年来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每年我校有近20%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有近20%毕业生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
  第八章 招生监督
  第三十二条 招生工作接受本校纪律监察部门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监督举报联系方式为: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14号
  邮政编码:430060; 联系电话:027-88384613;
  联系 人:彭老师; 电子信箱:
j@znufdun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适用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普通本科、法学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由学生工作部(处)招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联系方式为: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14号;邮政编码:430060;
  联系电话:027-88384338;

  联 系 人: 周老师 韩老师;

  电子信箱: zsb@znufdun
  网    址: bkzsznufdun
  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 下一信息: 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 上一信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 相关关键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章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章程湖北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

    0条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