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 课程 | 需求 | 学校 | 讲师 | 招生 | 报考 | 资讯 | 人才 | 知道 | 图库 | 视频 | 下载

中山大学

类型:综合 隶属于:教育部 211工程 985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20个 院士:13人 博士点:180个 硕士点:251个

  说明:以上所列为紧缺项目(报名要求可降低至二级证书),未列出的项目(除钢琴)本年度仍招生,但要求报名考生须获一级证书方可向我校提出申请。在招生过程中,我校将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根据实际生源情况调整各项目招生人数。

  附件二:

  艺术特长生音像资料(光盘)内容与规格要求

  考生下载填写《中山大学2011年艺术特长生报名表》,并参照本附件,在指定时间内将报名表与相关材料一并寄达我校艺术教育中心。(材料一律不再退还,请预留备份)

  一、音像资料(光盘)的内容要求

  1、声乐

  独唱曲目两首(自选)。

  2、器乐

  (1)基本练习:音阶、琶音各一条或常用练习一条、练习曲一首;

  (2)乐曲:独奏曲目两首(自选)。

  [注]打击乐器要求:中级程度以上练习曲一首,自选曲目一至两首。

  3、舞蹈

  (1)基本功训练:①把杆训练部分,②地面部分:翻、转、跳等,③民间舞或古典舞组合片段;

  (2)自选独舞作品一个(学习节目或创作节目),时间5—7分钟;

  [注]舞蹈项目的考生,须附彩色5R近照三张:生活照两张(全身一张、上半身一张),艺术照一张。

  4、话剧表演与主持人

  (1)朗诵片断;

  (2)话剧节选或小品表演。

  [注]主持人项目的考生,须增加模拟主持内容。

  5、美术

  (1)提供作品两幅(原作);

  (2)提供作品创意简介一份(文字);

  (3)提供绘画过程的录像光盘(10-15分钟)。

  二、音像资料(光盘)的规格要求

  1、考生将艺术特长项目拍摄并制成VCDDVD光盘(限时10-15分钟);

  2、用油性笔在光盘外封依次注明考生姓名、所在地区、艺术特长项目、VCD或DVD,以及内容目录字样,如:[例1]&ldqu;张粤生广东&middt;广州小提琴VCD内容目录&rdqu;,[例2]&ldqu;李京生/北京小号DVD内容目录&rdqu;;

  3、光盘内不得出现与&ldqu;姓名、地区、学校&rdqu;有关的语言和字幕内容;

  4、音像录制与光盘制作不得变换镜头拍摄和进行后期编辑加工;

  5、不符合规格要求的光盘将被取消参加测评的资格。
 

  • 下一信息: 中山大学2010年招收艺术特长生实施办法
  • 上一信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文艺特长生招生简章
  • 相关关键词: 中山大学2011年招收艺术特长生实施办法 中山大学特长生招生广东省 中山大学广州市

    0条  相关评论
    网站公告
    权威发布中山大学2011年招收艺术特长生实施办法,2011特长生招生简章和2011特长生怎么考试。还为您提供艺术特长生名单,测试时间等信息。  为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根据教育部招收艺术特长生的有关规定,结合具体情况,我校2011年继续招收艺术特长生。  第一条招收对象  符合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报考条件,在音乐、舞蹈、表演类,以及美术等方……
    新闻中心
    课程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中山大学
    • 联系电话:请登录后查看【登录
    本校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生信息 » 中山大学2011年招收艺术特长生实施办法
    招生信息分类
      
    专业介绍 院系设置 招生简章 招生章程
    招生计划 自主招生 招生快讯 特长生招生
    艺术类招生 保送生招生
    招生信息
    中山大学2011年招收艺术特长生实施办法
    更新时间:2010-03-05 03:10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浏览次数:126        返回列表

      为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根据教育部招收艺术特长生的有关规定,结合具体情况,我校2011年继续招收艺术特长生。

      第一条招收对象

      符合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报考条件,在音乐、舞蹈、表演类,以及美术等方面具有艺术特长的考生。

      第二条招收项目

      民乐类、管弦乐类、声乐类、舞蹈类、话剧表演(含主持人)、书画类等。

      [注]不招收钢琴类艺术特长生。

      第三条招收计划

      80名,各艺术类项目具体招生人数根据生源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条申请条件

      凡参加2011年度北京大学艺术周或清华大学艺术冬令营艺术水平测试并获一级证书(紧缺项目可降低要求至二级证书)者,均可向我校提出申请。

      [注]紧缺项目详见附件一

      第五条选拔程序

      (一)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请登录中山大学网上报名系统(:sbmsysudun)按指定要求进行网上报名(2010年12月20日——2011年2月21日),提交资料,直接从报名系统上打印生成报名流水号的艺术特长生报名表,并将以下书面材料一并寄予我校:

      1、《中山大学2011年艺术特长生报名表》(报名系统打印);

      2、等级证书和获奖证书复印件;

      3、音像资料(内容与规格要求详见附件二)。

      上述为必须提供的材料,请以特快专递于2011年3月1日前(以当地邮戳日期为准)寄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熊德龙活动中心312室,邮编:510275,请务必在信封上注明&ldqu;艺术特长生申请材料&rdqu;。咨询电话:020-84115568(传真)。

      网上报名系统可查询申请材料寄到情况,报名材料概不退还,请留好备份(若报名截止日前,考生仍未收到等级证书,应先将其他报名材料寄出,再尽快将等级证书复印件传真或特快专递至我校艺术教育中心)。

      (二)由学校招生办公室、团委、艺术教育中心、教务处、医学教务处、学生处、监察处联合成立&ldqu;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小组&rdqu;,负责对艺术特长生的报名材料、资质认定及测试结果等进行审查。

      (三)我校成立&ldqu;艺术特长生专家评审委员会&rdqu;,负责测评艺术特长生的专业水平,招生办公室和监察处对测试的组织工作和程序进行管理和监督。

      (四)艺术特长生资质认定及专业测评时间为2011年3月初。舞蹈考生、书画考生以及经我校专家评审委员评审,提出确需进行面试的考生必须参加我校的面试测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经我校确定的艺术特长生资格名单将在我校本科招生网、考生所在中学及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信息发布媒体上公示,并报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省级招办备案。

      第六条录取原则

      (一)具有我校艺术特长生资格的考生需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且第一志愿报考中山大学(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必须第一顺序填报),专业志愿在我校投放在考生所在省的招生专业计划中填报。

      (二)我校艺术特长生对象享受以下优惠政策(以资格通知书为准):

      1、高考成绩在我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内但不低于考生所在省重点线者,考生所在省省级招办向我校投放学生档案,我校将予以录取;部分特别优秀者,高考成绩达到重点线,由我校向考生所在省省级招办提出录取申请,经考生所在省省级招办批准后予以录取。

      2、对已出档的艺术特长生,我校将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加30分进行专业录取。

      3、临床医学(八年制)、口腔医学(七年制)和&ldqu;2+2&rdqu;合作办学专业不作为艺术特长生加分录取专业。

      第七条相关说明

      (一)艺术特长生入学后,如发现考生所提供艺术评审资料有弄虚作假行为,学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8号)及相关规定作退学处理。

      (二)被我校录取的艺术特长生,入学后应到艺术教育中心报到注册,遵守艺术团的各项规定并参加艺术教育中心组织的艺术训练、演出和比赛等有关活动。

      (三)为保证艺术特长生招收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有关选拔条件、操作程序及录取结果将通过我校招生网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四)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年的相关规定有变化,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五)参加艺术特长生测试的学生需交纳测试费200元(具体缴费方式另行通知)。

      附则

      第八条本实施办法由中山大学招生委员会于2010年12月4日审查通过,适用于中山大学2011年自主选拔工作,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九条本实施办法由中山大学招生委员会委托中山大学招生办公室解释。

      第十条中山大学监察处负责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

      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admissinsysudun

      招生办公室电话:020-84111598

      艺术教育中心电话:020-84115568

      监督电话:020-84115582

      附件一:

    招生类别 紧缺项目
    民乐类 民族打击乐、柳琴、阮、唢呐、笙、高胡、中胡、竹笛
    管弦乐类 长号、圆号、大管、打击乐、低音提琴
    声乐类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
    舞蹈类 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国标舞(不招收街舞)